【理財基礎部落】03 理財心態建立,是理財成功的第一步!

嗨 ~ 我是股匠!用輕鬆的文字,學習理財新知識!
上一篇我們”下載”「理財腦」的觀念,悟出理財的動機、了解財商的重要性。 與其被動的任「通膨」宰割,不如主動迎刃而解。
面對它!正是戰勝它的第一步!沒有人能置身事外,除非超脫於物外的狀態那另當別論 ~
而這篇將帶你了解,比起如何學會理財技巧,更該先培養理財應有的心態,跟著股匠用簡單文字,輕鬆學下去吧!
【先有投資目標,讓理財方向有脈絡】
夜間即將歸航的漁船,仰賴岸上的燈塔順利返航;理財的路途也要找到專屬的燈塔,指引迷途羔羊。
設定理財目標極其重要,特別在執行過程,容易遭逢誘惑、恐懼等情緒干擾,有目標才能重新檢視、調整步調,避免迷失而顯得徒勞無功。
舉例來說,我們都知道最好將存放在銀行的錢做妥善規劃,假設每個月固定投入3,000元在指數型ETF。按理想情況來看,一整年下來可以累積36,000元的持股成本,並領取當年度的股息。很顯然,這算是合理的情境!
但過程可能看到「某某股」正在起漲點,也確實先漲了一小段給你看,仔細算算,發現股價波動明顯要大盤指數來得活潑,可惜沒有閒錢的情況下,就容易陷入「好可惜沒跟到」、「該不該賣ETF轉買個股」的誘惑干擾。
假設出脫持股轉買「飆股」,有跟上漲勢那還不錯!但剛好買在別人的賣點,結果慘遭套牢,看著帳面數字持續下滑,心理壓力~扛~扛~扛不住啊~(唱歌)。
所以以存股來說,千萬別「高估」自己的耐力、也別「低估」自己的毅力!透過學習,學會駕馭情緒而不是被情緒牽著走!
PS:該如何設定「理財目標」,可以參考這篇「設定理財目標,是動力源源不絕的魔法」。
【學習對抗貪婪、勇於克服恐懼】
雖然我們常被教育,控制「情緒」讓思緒保持「理性」。
但是在一個充滿「理性」的世界裡,所有事都將「可預期」的發生,光用想的也蠻乏味的,對吧!XD
正因為人是具有「感情」的生物,情緒易有「起伏」,股市才會有「波伏」。
股市總是參雜投資人的情緒,有看多的、也有看空的股民;當兩股力量相互推擠,才會造就股價起起伏伏的型態。
但凡事總有兩面,往往情緒也是影響我們在股市獲利的最大主因。
要能在股市裡,順利執行所設定的目標前,除了保持「理性」外,還要慎防以下兩種情緒的阻礙。
- 貪婪:當股市漲幅或跌幅「超過」設定的範圍,卻捨不得套利或止損,總想再凹凹看的心態。
- 恐懼:當股市漲幅或跌幅「未達」設定的範圍,卻急於變現或深怕虧損而賣出,正是恐懼的心魔在作祟。
學習跟「貪婪」與「恐懼」共處,掌握情緒才能戰勝情緒。
【什麼是「賭徒心態」?】
賭徒的心態是著迷於贏錢的快感。
當投注時,他們感受到了一種刺激和興奮,並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。
他們相信贏得錢可以讓他們感到幸福和滿足,這種信念會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投注。
這種追求快感的心態,讓賭徒難以自拔,使他們的生活陷入金錢的罪惡深淵。
如果將「賭徒心態」放在股市來做解釋,一些投資者可能會將股市看作是一個賭場,只要嚐到一點贏錢的滋味,就會被追求高回報的誘惑所吸引。
殊不知即使連輸好幾把,也不代表下一把一定會扳贏,因為每一局的勝率都只有50%,下一局的機率也只是重新開始、運氣問題而已!
要避免「賭徒心態」纏身,最好一開始就將投資目標清晰化、並拉長持有期間、理解長期投資的重要性。
「短期的波動只是過程,長期的資產累積才是旅程!」,大家共勉之!
【保持終身學習】
最後,投資自己的腦袋,絕對是最棒的一筆投資!
不過前提是要「有意識」的知道自己為何而學。
尤其身處在資訊氾濫的網路洪流裡,時間流逝是無聲的,言下之意就是要珍惜時間呀!
保持終身學習,獲取別人的經驗,除了在社會上更有競爭力,也有助於在未知的領域,有勇於正視的底氣。
尤其在複雜的投資世界裡,任何事件感覺都是「單一主體性」,殊不知彼此間都有「相互關連性」。
記得好好善待你辛苦賺來的錢,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,別讓未知的風險成為你口袋破洞的理由~
#下一篇「你口袋裡的錢是資產還是負債?」,繼續看下去吧!